圖中這好東西叫做『不求人』,台語也可以叫做抓耙子。
不求人是一種很有骨氣的東西,抓耙子是一種很沒有骨氣的人。
不知道是哪一天,
但肯定不是太久以前,
在電視上看到幾個專家又在討論不景氣的問題。
因為都是新面孔,
也就是說不是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名嘴,
那些懂不懂都能掰都能虎爛的名嘴,
我認出其中有一位是很有名的經濟教授,
其他好像都是產官學的專業人士。
因為這樣,
我特地放下遙控器想聽聽他們怎麼說。
經濟學者家說應該繼續發消費券、
不認識的專家說應該擴大內需、刺激消費、
教授說個人創業限制跟稅制該鬆綁並給予優惠…
在這些討論中,
我聽到一些我從來都沒有思考過見解,
當然對於來賓們所提出的方法,
我似懂非懂,
雖然對於他們提出的有些方案,
我就算是骨子裡反對、
認知上不能被說服、
直覺上討厭…
但這一切都因為我自知在這議題上我不僅只是一知半解,
甚至可能很多觀念都是錯的,
所以我耐著性子想把節目看完。
我抱著一種吸收知識常識的嚴肅心情收視。
一位講起話來十分激動的專家來賓開口,
他的機動跟內容引起注意。
這人曾經當過財經閣員,
印象中應該是扁執政前的國民黨時代當過官沒錯,
他的臉我記得,
絕對當過官,
但他為人民做過什麼事,
由於完全沒印象,
我更肯定了,
這人肯定當過官。
有著一張大官臉的來賓一派輕鬆的說:
『很簡單嘛!現在政府提供了很多檢舉的獎金管道,
不論是烏賊車啦、路霸啊、或是邊騎車邊車煙的…
只要你肯努力,光靠檢舉的獎金也覺對夠你活的啦…』
剛剛說抱著吸取新知的心情來收看節目,
果然我終於解開騎車到底能不能抽菸的謎團。
這問題我甚至問過執法人員,
他們也說不知道…
我們的政府…
你說屌不屌?
不過一山還有一山高,
這位鼓勵大家從事專業正職檢舉工作的前官員就更屌了。
你他媽的這種話竟然也說得出口,
我看現場其他來賓及主持人竟然也頻頻點頭,
害我開始懷疑起我自己,
難道他說的真的是對的嗎?
許多人知道自從看破紅塵後,
我很愛逛五分埔。
逛久了、口渴了、買杯飲料應該是相當合乎邏輯的事情。
有人會渴,就會有店家賣飲料,
這更是人情之常。
飲料買了就要喝,
正常情況下一定會喝完,
到這裡為止大家應該都沒有什麼異議才對。
喝完飲料不可能把鋁箔包也吃下去,
因此,
喝完飲料想找地方丟應該也相當正常才是。
去過五分埔的人應該都知道,
想在那邊找垃圾桶可說是比登天還難。
印象中商圈外圍有幾個用細鐵架架起的臨時大垃圾袋,
我從沒有看過那垃圾袋半滿過,
永遠都是滿到超出袋口。
由此可見,
多數人還是願意把垃圾丟進垃圾桶,
只是設置的數量真的是太少了,
瞬間就被丟滿是很正常的事情。
忍無可忍的遭殃店家終於貼出:
『丟垃圾死全家的張貼在門口,我肏你媽*!』。
一時找不到五分埔店家威脅大家勿亂丟垃圾的公告,發現這張也不賴。
通常生意人喜歡貼財神或是招財的春聯在店門口,
我想應該沒有老闆樂意在自己店家門口貼這種東西。
應該管理這件事情的人說:我們已經有放垃圾桶啦!
可以直達天聽的專家們竟然想告訴政府:大家快去檢舉,靠獎金過日子。
真正該被檢舉的應該是政府吧!
語焉不詳的菸害防治法,
搞到現在竟然還有執法人員跟店家及老百姓一頭霧水。
敎我們不要亂丟垃圾,
卻不願意花費相對的人力跟硬體。
喝完的飲料抽完的香煙沒地方丟,
你真的幻想台灣人有這個雅興待這這些東西逛街購物?
住在台北市誰喜歡亂停車,
拖吊大隊的速度比超人克拉克還要火速,
有合法停車位,
誰要沒事亂停。吃個飯、繳個費把自己搞得像賊一樣。
該做的不先做好,
卻要找老百姓開刀算帳。
現在經濟搞不好,
竟然鼓勵起大家當抓耙子。
兩個做事情只肯做表面的政府還有什麼值得期待?
一群腦筋裝漿糊的專家學者國策顧問還能有什麼指望?
政府該做的不是鼓勵全民去當狗仔,或許該考慮這類的徵文比賽,
寫得有創意的發高額獎金,我想效果跟效果肯定都能達到。
除了讓自己睜隻眼閉隻眼苟延殘喘,
除了不斷修身養性、心平氣和、逆來順受…
除了盡量亂丟垃圾不要被抓耙子髒到,
我們還能怎樣生活,
在台灣。
正面人士說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
我倒覺得,
我們沒有頭腦清楚的權利。
而且我一點都不覺得我哪裡負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