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美、歌唱、烹飪..各式各樣的才藝競賽,
有越來越風行的趨勢。
比賽一多,各種領域裡的專家都冒出來當起評審撈名氣賺曝光跟車馬費。
我開始在思考一個問題,
拿烹飪比賽來講好了,
到底是美食家適合當評審還是廚師比較有資格?
會有這樣的疑問,當然又是有感而發。
而且相當汗顏的,
此感還是來自於火紅的超級星光大道這個節目。
由此也可見我最近生活有多麼貧乏。
過去我曾經在一家音樂學校服務,
當年這學校可紅的很,
因為幕後老闆是李亞明、瘐澄慶、齊秦、劉天健…等國內極具知名度的目前幕後大牌專業人士。
這學校主要是要發掘跟訓練所以對目前幕後有興趣以及有才華的人,
用我們這些大老闆們的資源加持,把孩子們順利的推向他們的夢想彼岸。
可惜因為種種因素這學校很快玩完。
我到現在都還覺得十分可惜,因為具備了太多成功的因素...
當時我的工作之一就是跟唱片公司合作辦甄選以及老師當評審,
自己也當評審。
那應該是我上班生涯中最快樂最有趣的一段經驗了。
因為有這樣一段工作經驗,
因此歌唱比賽葫蘆裡在賣什麼藥,唱片公司心裡有哪些盤算,
我還真是一目了然。
剛提到的是評審的資格,
對,我對於主辦單位找評審的標準真的有很大的疑問。
說疑問是含蓄了,其實是不以為然跟不爽。
找唱片公司主管?
很OK,因為不論如何,勝出者將來都得進到那個加工廠去製造包裝,
所以相當無庸置疑。
找知名造型師?
這也很沒問題,
畢竟是流行樂唱片歌手的甄選,
造型的確是不能忽略的一環。
找發片歌手?
這點就真的有待商榷了,我發現很多這類評審本身根本就唱的比參賽者還差,
實在很難忍受唱得差的去評論唱得比他們好的人。
回到一開始的質疑。
就歌藝的部份來講,會聽歌的跟會唱歌的哪一種比較有資格當評審?
我個人還是認為真的要找會唱歌的人比較有資格。
千萬不要跟來我說那找能唱又能聽的不是更好?
那不是廢話!而且通常很能唱的也一定都能聽。
會彈吉他的人才能夠知道剛才人家做了多高難度的表驗,
曾經拿過奧運跳水獎牌的才真的能夠了解參賽者剛剛轉那幾個圈難度有多高,
外行領導內行是我最受不了的一件事了。
也因此,我幾乎篤定不會再回公司行號去上班了。
自己不會,光在批評,真的會讓人有一種在說風涼話的感覺。
我曾經再某一屆熱門音樂比賽中聽到一個評審批評參賽者咬字不清楚,
當時該參賽者唱的是一首節奏造十分強烈的搖滾歌曲,歌名我忘了。
沒記錯的話評審是個民歌手出身的歌星,
參賽者唱得讓人激賞無比,但民歌手評審給了低分,
原因是咬字不清。
找校園民歌手來評搖滾樂,
還批評發音咬字不夠清晰,
那是什麼鬼啊!!!
咬字都要很清晰,
那BOB DYLON/ BRUCE SPRINGSTEEN…不就都不用混了啊?!
這是一件小事,但也許就因為主辦單位在這樣的小環節的疏忽,
我們又失去一個蕭敬騰。
這真的是很可惜也很不應該發生的事情。
我在想,
好險我生性害羞不敢去參加歌唱比賽,
要是我去參加比賽,分數高也就算了,
那表示評審顯然有一定的程度,
要是誰敢給我低分淘汰我,我一定會當場咆哮:
你們懂的屁啊?歌沒聽過幾首,自己也不能唱,憑什麼資格給我打分數啊!!!
如果這樣搞,說不定我也會一夕爆紅喔!
昨天看新聞聽詹仁雄說,
超級星光大道本來就沒有限制年齡,所以楊宗煒年紀大小他們並不在乎。
這麼說來我也可以去報名耶!
馬的個霸子,
不知道哪根筋不對,
向來低調的我,最近超想紅的!!